■ 常德晚報記者 蔡文龍
“木條凳、陶瓷缸、縫紉機、自行車,還有用了幾十年的紅木箱……這些舊物件的背后,都有著真實的生活記憶,匯集到一起,就是一個個時代,總能勾起人們久遠的回憶。”最近,由江南城區7位年輕人組成的“拾荒小分隊”在網絡上走紅,他們將拾荒的過程拍成一條短片,引發網友高呼:“有情懷,像‘大片’。”
房屋面臨拆遷騰房,有些東西被打包帶走,一些舊物卻被人丟棄。常德江南臨江棚改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,一支由李偉、劉勁鋒、陳曉瑾、陳磊等7個年輕人組成的“拾荒小分隊”在棚改區內走街串巷,在已經搬離的舊房子內或是廢墟里淘寶。小到瓷碗大到木柜子,他們選擇了一些有年代感的東西去收集。“這些物品背后都有故事,值得收藏。”談起拾荒的初衷,李偉說,棚戶區改造,不是簡單地推倒重建,有歷史文化特色和生活記憶的老物件,他們會有選擇地保留,為城市留下記憶。
今年1月,江南臨江棚改的A02地塊、B08地塊的拆遷戶最先開始搬離,“拾荒小分隊”從那個時候便開始收集,現在已收納了2000多件物品,分成幾大類,放在了一間倉庫內。
說起拾荒的趣事,莫過于跟附近淘寶的老大爺和撿破爛的大媽“爭搶”家什。今年8月,“拾荒小分隊”收了一個老式的實木柜子,沒想到,一眨眼的功夫,原本鑲嵌在柜子上的兩塊蝴蝶紋銅片竟然不翼而飛。一打聽,原來是被附近一位大爺淘走了。“為了保證收集物品的完整性,我們便跟這位大爺做工作,最終說服他將物件歸還給了我們。”拾荒的家什中,有些臟了或是落滿灰塵,“拾荒小分隊”都會小心翼翼地清理干凈,用心愛護每一件物品。
“拍攝視頻前,我們還寫了腳本,設計了一些搞笑的動作、懷舊的旁白和輕快的配樂。”負責拍攝的劉勁鋒笑著說,片子借鑒了影片《鋼的琴》中一些鏡頭的設計,前景中行走的“拾荒小分隊”,中景里的房屋街道、江南畫墻里吹號的人,還有遠景里的臨江渡口、成片的斷墻殘瓦,讓人們在詼諧搞笑中感受一些遙遠而令人懷念的東西。
劉勁鋒說,明年3月,“拾荒小分隊”將會有一個老物件裝置藝術展,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物品;希望通過這些老物件讓大家了解上個世紀江南城區人們的生活狀態,追憶過去,珍惜當下。
來源:常德晚報
原文鏈接:http://cdwb.cdyee.com/html/2016-12/02/content_513593.htm?div=-1